Thursday, March 02, 2000

T-萊茵河(The Rhine)

1. 萊茵河泛舟

萊茵河發源於瑞士中南部Graubunden省 (Canton) 的山區裡,原有兩條支流。分別是Vorterhine以及Hinterrhine。這兩支在萊希瑙 (Richenau) 附近合流成為萊茵河 (The Rhine) 流轉向北方,經過 Lake Kanstanz之後再轉西流,作為瑞、德兩國之邊界,經過巴賽爾 (Basel) 再度轉北流,又成為德、法兩國的界河。

這次,Stefan要帶我們經驗前萊茵 (Vorterhine)與後萊茵 (Hinterrhine)。七月五日星期日起程,為怕路上塞車,我們連同Stefan夫婦四人起個大早,開車出發。先往 Graubunden省的首府 Chur附近的萊希瑙小城。這裡有個泛舟學校,兼營泛舟旅遊。

我們先換上潛水裝 (Wetsuite,中譯潛水裝真不恰當。這種衣服沾濕之後,因為很貼身,體溫會把織品中之水分加熱,成為絕緣,可以在水中保暖。除了潛水員之外,從事各種水上活動的人士,如泛舟、滑水、救難人員都用得著),戴著風衣、頭盔等全套裝備。在教練的指揮之下,護送著相關器材上火車,一同往萊茵河的一支流--Vorterhine的上游前進,最後在依蘭茲 (Ilanz)下車。預計由此沿溪水而下,泛回萊希瑙小城。

這天,同組出發泛舟的有兩組人馬,我們這組有四人,Stefan、他太太Christine,丁樹及我。我們的教練兼導引叫萊茵先生(Ralph Rhine),真巧,與萊茵河有相同的名子。萊茵先生原是競賽型泛舟的選手,因為生性愛水,所以現在引導別人安全戲水。另一組有八人,有一個導遊及一個準導遊。
在萊茵先生的指揮下,我們先把皮艇充滿了氣,並合力抬到水邊。水色清澈碧綠,剛從高山冰河溶化而流下,水溫只有10℃。我們的教練經驗很豐富,他說:「人人都怕落水,但一旦落水怎麼辦?我們每一個人都先落水試試看。」實際上這也是安全的項目之一,教練解釋說:「在水流湍急的河水裡游泳和一般游泳池裡有些不同。湍急河水中落水,為的是安全,所以落水之後,應設法翻身,面朝上,看清方向,再順著水流游向岸邊,等到手能觸到河底時,再試圖站起來」。我們將皮艇合力划向河中,在一個比較平緩的河面上,教練於是要我們每一個人都落水示範一次。

對我而言,落水是一個奇異的經驗。開始時,河水冰冷,隨著流水之漂動,感覺上寒冷的水直接滲入衣服,侵襲到肌膚。等到安全抵達岸邊時,已經全身濕透。但不多久,又感覺暖和起來。

落水的考驗,大家都安全過關。但這僅是練習的第一步,因為泛舟是一種團隊運動,每人都是這個皮艇的動力。泛舟的過程中,教練僅是掌舵,其前進後退須由我們四人負責。所以緊接而來的,教練要我們練習協調的動作,在他的口令之下,順划、反划、齊划的應用都要能夠純熟。經過這番折騰,我們終於可以出發了。

有人稱這段河谷為「瑞士大峽谷」,因為兩邊高聳的峭壁,是灰白色的石灰岩構成,經過終年冰河的侵蝕,造成各種難以形容的壯麗景色。有人比擬這裡有如長江三峽,但這裡經由大自然塑造的山勢,渾然天成,其秀麗程度比起三峽則似乎有過之而無不及。況且三峽的奇景已因大壩工程之建造將消失在渾渾江水之中。

這條溪流的河水沒有長江的水量大,河面寬度約一百公尺,但水流琮琮,衝在河谷的石頭上,不時會在河面上激起浪花與漩流;有時遇到大石阻擋,就會有驚險的湍流出現。教練坐在船尾上,研判水流的方向和強度,不時么喝:「左邊順划、右邊反划!」「全部順划」等等。他的指令好像很簡單,也沒聽他喊「左轉」「右轉」之類的指令。我想或許是他們的經驗法則,因為皮艇之左轉或右轉是兩邊划船動作的協調結果。若有人方向感錯亂(像我)或搞不清該順划或反划,反而會弄成一團槽。

萊茵教練憑其經驗,能快速分析,我們只要一令一動作就行了。每次口令,我們就要很快地、立即地做出反應,皮艇似乎就會前進、轉彎、後退,該我們有種駕卸輕舟的感覺。經教練的指示,有時會使皮艇隨著漩渦打圈圈,讓我們有驚無險地通過大石後之漩渦與激流,無形中滿足了我們的成就感。在專心操作的過程中,有時也會讓我們忽略了峭岩上的許多美麗景色。
石灰岩構成的山壁,其形狀詭異。山隨勢轉,紋理畢露。到處可以看到數百萬年前流水沖蝕所遺留的痕跡。地層由地底延伸至山尖,層次分明。由河谷中往上觀看,山尖連天,更能看出自然的雄偉與氣魄。

由石灰岩構成的山洞,造成一個巨大的空間,好像是自然的講堂,任由飛鳥棲息其間。偶而點輟著一兩棵青菘,豎立於危巖之上,在那無限的空間裡,展現其有限的生命力。山岩之上,也見到一塊方形石桌,懸在半空,有如有仙人對弈。山坡之中,有石筍頂立,上有圓蓋。教練說是人體的器官,但又像大地命根子。

二個多小時下來,十多公里的行程裡,經過激流、迴流無數,我們全都安全渡過。有些比較好玩的激流,我們又將皮筏抬起,重新走回到原處,再玩一次,讓滑過激流的快感,再次回味。教練說,今年水勢較小,划舟較為安全,沒人真正「落水」。倒是Christine在較平穩的路段,自願下水體驗一次。後來碰上第二組的人馬,他們過來起哄,開玩笑地要我們下水,可惜沒有成功,只好在笑鬧中大家互相撥水作樂。

將近終點時,河道忽然開闊,水流轉緩,河谷中不斷有強風迎面吹來,使人有刺骨的感覺。雖然我們穿著wetsuits,由於不斷划船,消費熱量過多,等抵達終點上岸時,我們的臉色都己蒼白,只差沒打哆嗦。

2. 羅夫拉瀑布 (Rofflafall)

萊茵河上游之另一支流為Hinterrhine。沿著這支流我們去了兩處峽谷,德文稱峽谷為Schlucht。其中一個峽谷的景點稱為羅夫拉 (Roffla) 瀑布。此瀑布實際是Melchoir家的後院,也是該家族自行開發出來的景點。原來幾代相傳,Melchoir家是以開客棧為生。由於該客棧位於通往意大利的唯一山區道路上,客商往來,絡繹不絕,生意因此不惡。1882年鐵路開通以後,幾乎全部的客貨旅運均改經鐵道運輸,不再經過此地,旅店生意因而無以為繼,於是當時這個家族的主人Christian只好決定舉家移居美國。很可惜Christian在美國混得不好,最後只好到尼加拉瀑布的觀光區的旅店去當服務生。有一天,他看到川流不息的觀光人潮時忽然靈光乍現,心想:「原來瀑布可以這麼吸引遊客!我家後院就有現成的一個!」於是他下定決心搬回老家,全家合力開發這個瀑布。

事實上這個瀑布位於萊茵河支流的一個源頭,因為斷層的關係,經由瀑布流入丈餘深的Hinterrhine支流。瀑布的位置離其客棧約一公里遠,但由於懸崖峭壁,無路可達。因此所謂開發的工作就是在峭壁上鑿開步道,讓遊客可以從旅店大門直接走到瀑布處。這項工作自1907年起至1914年止,共計經過七個寒冷的冬天,只憑炸藥及簡單的鍬鏟類工具打開一個約六十公分寬的步道。從此瑞士的旅遊景點增加了一個羅夫拉瀑布。

進入羅夫拉瀑布需要2.5瑞郎。這條步道完全由峭壁當中鑿開而成,走在其中,仍然會有涔涔的滴水打濕衣服。沿步道走不多遠就會聽到震耳欲聾的瀑布聲,只見磅礡的水流由山崖這邊呈六十度的方向傾注而下,射入深淵,激起了巨大的白色浪花,也同時發出隆隆的聲響及濛濛的水霧。沿著步道進入這厚重的瀑布中,再從對面方向走出來,猛然發現我們正在萊茵河底走過;而在萊茵河底下,隔著堅厚的峭壁,看不到實際的流水,只聽到水流洗刷峭壁時所發出的怒吼。

到現在,這個瀑布/餐館/旅社/博物館仍然繼續由Melchoir家族經營。但當時這樣的開發是否需要向政府單位報備或申請,則不得而知。若是現在開發,是否能通過許多環境評估呢?

3. 惡路峽谷 (Viamalaschlucht)

由羅夫拉瀑布往北不遠處即為惡路峽谷(Viamala -schlucht)。Viamala是拉丁文,讀起來,這個字真是悅耳;但是字義上,Via是路,mala是惡,合起來是「惡路」的意思。

惡路之景觀有點像台灣中部橫貫公路一些路段,兩邊懸崖峭壁,公路行走其間,處處有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氣慨。寬廣堅實的公路(註)通過山洞、通過跨越峽谷間之長虹大橋,景色多變化。由公路上往下俯視,則見碧綠的Hinterrhine像緞帶般蜿延穿梭於峽谷中間,若隱若現。在那深谷中,源源而來的萊茵河水,跳躍在輕快的音符中,輕拍著石頭,舞起雪白的浪花;在陽光下,顯得更為乳白耀眼。這群活力十足的清泉,或在巖石間疊成瀑布,或在墨綠的曲塘內戲弄圈圈的漣漪,或在無波的綠意中欣賞魚兒游蕩的樂趣。這時,小時候學得的各式形容山的成語一一浮現腦中:萬丈深淵、崇山峻嶺、鬼斧神工等等,覺得用在眼前所見的景色真是貼切。

想像千百年之前,羅馬人來的時候,當時工具、技術都不甚發達,人、畜、車走在貼山壁而挖鑿出來的窄路上,何其驚險!山區裡氣候難測,途中若遇風、雨、冰、雪,又何其恐佈!難怪古人稱之為「惡路」。曾有位印度小說家John Knittel以此地為背景,寫了一部暢銷的偵探小說「Via Mala」,描寫一齣家庭悲劇,丈夫吸毒不顧家庭,妻子憤而把丈夫殺了,將屍體丟到這個萬丈深谷中。這部小說出版於1934年,後來還拍成電影,到現在仍有時在羅夫拉瀑布的那家旅店放映。

Stefan笑著說:「你們曾經身處萊茵河之中,走在萊茵河底之下,現在站在萊茵河之上,應該充份地經驗萊茵河了吧!」我點點頭,心想:「沒錯,但經驗萊茵河還不只這些呢!」。

那晚,我們夜宿在萊茵河交會點不遠的Versam的小旅店,第二天經過19號公路往Oberalp地區(見Pass),回巴塞爾。


4. 萊茵瀑布 (Rheinfall)

這次旅行中,正好一位美國朋友Evelyn亦在瑞士東北方的聖高倫市(St. gallen)做研究。為此我們特別驅車造訪。我們從巴賽爾市開車過去,正好可以沿著萊茵河而上,作一趟逍遙之旅。

我們向東走,萊茵河向西流,透過河邊的樹叢依稀可見清綠河水,靜靜的、也匆匆地流去。這段路地勢相當平坦,但風景甚為秀麗,瑞士的田野風光點綴處處。收穫後的麥田變成帶狀的金黃色,與田梗的深綠產生相當強烈的對比,而與茂密的樹林及綠色的草原間雜著,相互輝映,成為大地的自然彩繪。

車速八十公里,我們穿過田野,山丘與叢林,與藍天為伴,共同擁抱著大地的美景,隨著地勢的起伏,終於沈醉在吹來的風的溫柔中。不久,我們又穿過一片黑松林,林木高聳,道路幾乎埋沒在鬱鬱蒼蒼的樹林裡,形成綠色墜道;此時陽光僅能偶而撥開樹葉才能投射進來,把跳躍的光線零亂地灑落在路上。單車在這種道上行駛,感覺有點孤單、有點陰森,但也有說不出的清涼。

沿著這條公路,我們有時與萊茵河平行,可以窺見萊茵河水面。此段萊茵河之水量已相當充沛,舟船均可通行。岸邊土地多為私人所有,除了少數闢為露營地之外,並不容易接近。河的對岸就是德國。丁樹因為只有單次入境瑞士的簽證(註),所以我們格外小心,深恐一不留意轉錯彎走錯橋,誤入德國境內,要再進瑞士就麻煩了。瑞士在邊境橋、路都有關卡,並駐有官員檢查每部入境的車輛。而瑞士人的一絲不苟是世界第一名。德國是申根公約會員國,出入境的車輛都不檢查。

到了Schafhansen,著名的萊茵瀑布就在此地。這或許是瑞士境內這段萊茵河上遊客最多的景點。買票進入瀑布區就開始聽到瀑布的轟轟聲,要看瀑布得沿石階往下走,轉好幾彎。每轉一彎就離瀑布近一些,也看得更真切些。湍急的白水洶湧,擠過岩塊壘佈的河道,加上10公尺的落差造就了這個令人難忘的美景。遊客最喜歡攝影留念的一角正是「水從天上來」的一景。在此,河水真的從頭上飛越而下,珠霧迷漫。從水聲大小也可以判讀此處應是最近瀑布的重點。瀑布中央有一個小島,有船可達,島上只有一段石階,引人直上小島的最高點,上面飄著瑞士國旗。就規模而言,萊茵瀑布無法與尼加拉瀑布相提並論,但它很秀氣,很美,也沒有紀念品販售店泛濫成災,還是頗值得的。

康士坦斯湖(Bonnen See)

由萊茵瀑往上溯,就可達康士坦斯湖(Bonnen See)。康士坦斯湖其實是萊茵河的一段,湖面狹長,湖水反映著天色,是藍的。歐洲人好像很喜歡近水,無論是湖邊、河邊或是海邊,都可能成為渡假休閒的據點。這個湖環境清幽自然也不例外,湖上閒閒地散佈著一些帆船、遊艇,沿湖的路段有好幾處用德、法語標示的營區。通過營區大概是公眾可以近湖邊的唯一方法。因為我們沿湖走了一段,想找個步道去湖邊,卻一再看到「私有土地」的告示,並用圍籬、鐵門明顯告訴我們不要撣自越過。

亞爾薩斯 (Alsace)

萊茵河向北穿過西歐的心臟地帶。德法交界部份有一個阿爾撒斯(Alsace)地區,以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為第一大城。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常被列強割來割去,一會屬法國,一會屬德國,許多文學作品都以此區為背景。我們耳熟能詳的如毛姆的「二魚夫」、------的「愛的教育」。目前這個地區屬法國。此區許多法國人有德國的姓氏,如Schumann,能操德語的也比較多。史特拉斯堡由於地理位置和歷史背景的關係,被選為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ment)的所在。

我們驅車北行,高速公路大致都沿著萊茵河而建,但是,高速路上無法經驗什麼歷史文化的。我們打算從賓亙(Bingen)這個城下高速路,走9號路,即有些人所稱的萊茵景觀線(Rhine Drive)。

沃姆斯(Worms)

但還沒到Bingen,我們在地圖上看到沃姆斯(Worms)這個城。這不是馬丁路德發表他著名的「申辯」的所在嗎?這麼具有歷史意義的城市應該來瞻仰一番。於是臨時起意,去沃姆斯。我們沒有任何其他的資訊,也沒有市鎮地圖,就只能循著兩條最基本的原則:循路標到市區中心去,或是尋找全市最高的尖塔。

到了看來像市中心的地區,也看到了教堂的鐘塔。路邊有停車位,趕緊停好車。對街處好像有個詢問處,於是趕緊過去詢問一番。這才發現我們真是幸運極了。這是個觀光詢問處,值班人員能操流利的英文。原來我們停車處的後面就是聖彼德教堂(見教堂),走過Heylshof花園,就是路德St. Peter教堂紀念廣場。

Heylshof花園的一邊是第三、四世紀羅馬舊城的遺址,其中原有一個「皇帝及主教宮殿」,但已於十七世紀後期傾毀。馬丁路德曾於1521年4月17日在此與查理五世相會。

至於馬丁路德在沃姆斯議會發表「申辯」演說的所在已於16世紀毀於戰火,19世紀於遺址上建立路德紀念廣場,宗教改革運動裡幾位健將的塑像都在其中,而路德左手持聖經,右掌覆蓋其上,面露「仰無愧於天」的表情,站在最高的位置,以尊崇其在歷史上的重要貢獻。我們從令人懍然生畏(awesome)的聖彼德教堂出來,走過陽光普照、生意盎然的花園,到安靜的路德紀念廣場。緬懷當年路德「揭經而起」,「據理力爭」,「雖千萬人,吾往矣」的勇氣與情懷,不禁唏噓不已。

沃姆斯原為萊茵河邊一個古老的城市。馬丁路卻使它不朽。

賓亙(Bingen)

抵達賓亙(Bingen)的時候已經過中午了。地圖上這個城並不大,我們會來這裡,一方面是為了走9號道路,一方面是因為希德加(Hildegard von Bingen)。六、七年前我曾在美國買過一本描述中古時代傑出女修道人的書,其中就有希德加。後來又巧遇一片由她作曲的古代音樂CD。這次在瑞士的St. Gallen時,和Anna的閒聊中,她又提到希德加,說她在藥用植物和醫療面獨特的貢獻。希德加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賓亙是個怎樣的地方?!
沒進城就看到路邊有塊大看板,上寫著:「希德加900週年慶」。或許我們來得正是時候。六、七年前就開始聽說的人物,在這裡要相識了!

希德加是位奇女子。她於1098年生於賓亙的富豪之家。當時歐洲普遍還沉淪在「黑暗時代」之中,識字的人很少,而她卻能幸運地接受完整的全人教育。那時保存文化,傳遞知識的重鎮是修道院,自然也是她受教育的所在。後來她決志修道,其家人也都大力贊助。在她所設的修院中,她在靈修方面得到重大的啟示,被天主教會尊為教會的「導師」,並封為聖女,為天主教神學提供了重大貢獻。此外,她在音樂、醫藥方面的成就也逐漸為人發現、研究與肯定。她逝於1179年,享年80。

這次她900週年慶,地方上真是大費心思,籌備了幾乎一整年的各種學術研討會、慶典,準備迎接從歐美各地來的學者、仰慕者。

她當時所建的修院現在只剩殘垣斷壁。她所創的修會至今仍在,雖然規模很小。她的著作卻能安然保留至今,繼續為世人提供知識和靈感。如此看來,最能久遠的不是石材建築,也不是制度組織,而是最脆弱、最抽象的學識與文化。

從賓亙開始就是通稱的「萊茵河谷」地區,河谷兩岸有許多葡萄園,是德國葡萄酒的重要產區。兩岸各有鐵路,火車往來十分繁忙。萊茵河一宜是水路運輸的要道,至今仍有許多大型駁船南上北下。

羅蕾來(Loreley)

羅蕾來(Loreley)是我們中學音樂課上教唱的一道歌:「我不知道為什麼這樣,使我心這般憂傷。那古代的種種傳說,常使我….」傳說中羅蕾來是一個留著長長金髮的女妖,盤據萊茵河谷的一處懸崖上,崖下是湍急的水流,她天天在陽光下梳理著金髮,唱著動人的歌曲,水手們被她的美色與歌聲弄得目胘神搖,因而失足落水、失手沉船的不計其數。原來萊茵河流到這裡正好轉了一個「S」型的彎,河道又正巧驟然縮減三分之二,流速當然加快。現在接近羅蕾來的河道兩岸都加裝了大型的反光板和雷達,使船隻即使在黑夜、陰霧的狀況下仍能安然通過。

妖女的歌聲不再了。St. Goarshausen的崖上現在有一家餐館,上面高高飄著德國國旗。對岸St. Goars地帶倒是有許多家餐館旅店,在河邊設有廣大的停車場。想應該為大量遊客而設的。但是當我們路過之時卻是空盪盪的。我們走進看來是最體面的一家旅店,裡面竟然沒有半個客人,連禮品店都歇著沒有營業。一個女服務生坐在餐桌邊看報紙打發時間。「客人都去哪了?」我們吃驚地問她。「都是世界盃足球賽惹的禍!大都寧願在家裡看電視轉播。再加上今天這種陰陰的天氣!」原來這裡的觀光餐旅業竟是世界盃足球賽的受害者。

我們點了咖排和起司蛋糕,她切了好大的一塊給我們。但是,說真的,這壼咖啡有些焦苦,這塊蛋糕有些陳味。我們也是世界盃足球賽的受害者!

城堡

由於河谷地區也是早年兵家必爭之地,兩岸山頭上有許多城堡。德文burg譯成中文就是「堡」的意思,音義兩合。這些城堡有些已經廢圮,有些改裝成為觀光餐廳。這些城堡餐廳一定有特色,但我們有些趕路,因此都不曾造訪,實在可惜。但有一座馬克斯堡 (Marksburg) 位於萊茵河對岸42號公路邊上的布勞巴哈 (Braubach),曾經多次在Discovery頻道上被介紹過,說它防禦堅固,但卻從來未遭遇攻擊,因此保存十分完整,我心嚮往之。但是,資料上說城堡只開放到下午五點,時間上似乎是很不可能的。更令人洩氣的是這段萊茵河沒有橋樑橫跨兩岸之間,若要造訪,最近的走法就是從柯布蘭茲 (Koblenz) 過河再繞回去。時間,地理兩不利的情況之下,我們退而求其次,在9號路的這岸(河左岸)與馬克斯堡相對的小城停車,沿著河邊步道,在漸深的暮色中,隔河遙望馬克斯堡的英姿。或許以後還會有機會。

從柯布蘭茲我們再度轉上高速公路,雖然知道前西德的首都波昂、有大教堂的科隆、有重工業的杜索道夫都在萊茵河邊,也都值得造訪,但是,時間、體力真的都太有限了,只能忍痛犧牲。

萊茵河在荷蘭

萊茵河流入荷蘭境內之後就開始四分五裂,各走各路,也有不同的歸宿。
最先在安海(Arnhem)附近分出艾瑟(Ijssel)運河,向北直行後,直接匯入艾瑟湖,再出北海。萊茵河至此被稱為低地萊茵(Nederrijn),在荷蘭境內被導入不同的運河渠道,其中較明顯的是阿姆斯特丹-萊茵運河,後來也是經過艾瑟湖出海。支流之一的萊克 (The Lek)到鹿特丹附近出海。 Kromme Rijn流到 Alphen ald Rijn 之西又分出Kouderkerk ald Rijn,又繼續往西南分出 Zoeterw Rijn,最後從海牙出海。

地圖上看來最為明顯的支流是瓦爾河 (The Waal,Waal是水的意思) ,它往西流經過Gorinchen 就進入這帶所謂「三角洲地區」,水道錯綜複雜,也是荷蘭地勢最低的地區。經過Merwede, Nieuwen等渠道在鹿丹之南的地區入海。

所以,鹿特丹是萊茵河入海的主要城市之一。但是海牙、阿姆斯特丹等也都算在內。鹿特丹低於海平面十一公尺,也是低地國最低點。

孟加拉每年都傳嚴重水患,聽說這個夏季格外厲害,全國三分之二的土地都浸在水中,主要原因就是孟加拉位於恆河三角洲上,而他們沒有能夠成功地治水。我們的荷蘭朋友很嚴肅地說:「若不是有這許多堤防水道,我們的情形就會和孟加拉一樣。

萊茵河發源於深山冰河,人跡罕至的地方,一路經過崇山峻嶺,流過農村小鎮,也流經歷史大城,工業政商中心,到出海前還讓荷蘭人有機會展現他們驚人的治水技術和不屈不撓的精神。河水若有知,豈能不望水興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