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ugust 24, 2000

T-三角洲計畫

早自1916年起就有人開始研究荷蘭西南地區的「海防安全」,並逐步提出改善的建議。但由於問題極其複雜,工程技術無法能勝任,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戰正殷,這項防衛計劃始終停在「坐而議」的階段。

但是,1953年這場大洪水加速了荷蘭人整建三角洲的水道與堤的決心。1958年國會通過「三角洲方案」,計劃把四條閘口全部築堤管制,只留「新水道(New Wateway)」及西協特河(The Western Scheldt),以供船隻通達鹿特丹及安特衛普,如此可將海岸線從原先的700多公里縮短成為25公里。最初計劃興建九座堤防及水閘,由於各地點的地形、地質與水文都不一樣,都需要獨特的調查研究和設計,因此決定先從比較簡單、規模較小的工程先著手,以便逐漸累積經驗,應用在難度較大、規模較大的工程。

九座堤防工程從1958年起次第完成。到1971年只剩下東協特(East Scheldt)河口的堤防尚待完工。該堤預定長度為8公里,1967年開始動工,那時已完成3公里。東協特河雖稱為河,卻因為潮汐海流的影響全為鹹水,水質清澈,冬不結冰,蘊育了北國地區少見的豐富而獨特的生態系。1960年代,由於環境意識普遍提高,國會於1971年乃決定全盤重新考慮既定的計劃,參考綜合了當時的現況,逐年加以完成。

這個外表看來不甚起眼的展示場,主要說明整個計畫執行的過程,以及過程中所遭遇的種種困難。由於展示場附設有餐廳,因而給人的感覺是像餐廳甚於展覽場。我們繳了7.5荷盾的入場費,先看二卷介紹性的錄影帶。一是有關1953年大水災的紀錄片;一是當年築堤經過。其後並有實地參觀。當天淒風苦雨,竟然還有十多個人,還有人從德國來,其中也有坐娃娃車的小孩。

這條4.5公里的堤防中,有一公里是水閘,上有17個閘門。整個工程於1971年落成,費時14年。因此,這個堤道所使用的仍然是50、60年代的觀念與技術。由於萊茵河及馬斯河等所帶來的水量有60%從哈林夫雷水道排出。這裡的水閘所管控的水量會間接影響其他出水口如新水道及艾瑟湖的水量。

每個閘門有二扇門,一扇向河,一扇面海。向河的門高10.5公尺,寬60公尺,閘門突出正常水面5公尺。「門」的邊緣有刮刀,平時隱在水泥柱間;冬天若水結冰或水流帶來大塊冰時,可用以破冰。每個閘門各有加熱系統,冬天可以防凍。門的開關用油壓控制,速度每秒鐘1公分,它全開或關需要20分鐘。

解說員帶我們到堤防內部去瞭解閘門運作的方式。除龐大的實物之外,還有一個可動的小模型。她除了自己要用荷、德、英三種語言解說之外,又可以用遙控器選擇模型解說的語言,相當不錯。走在堤防上,迎面來的風雨又強又冷,大家只能草草看了一下,沒有人進一步發問,也沒有人發出讚美或驚歎之聲。小孩被雨淋濕了,哭鬧起來。大家都沒出聲,似乎在天氣的強大壓力之下,一切盡在不言中。堤防工程很了不起,這種天氣下還出來的人也很了不起,帶著幼兒的父母親更很了不起。大家寬容一個哭鬧的孩子,站著等他們換衣物,都蠻有耐心。

我們隨著導說員快步走下堤防,回到展覽場。這時已過中午,雖然餐廳裡傳來陣陣熱食的香味,但由於我們還想繼續南下看其他閘門工程,也沒有久留。

我們驅車沿N57號公路繼續南下。此時暴風雨更強,雨水幾乎遮蔽了整個路面。沒多久,終於到了長6.5公里的布洛瓦堤(The Brouwers Dam)。我們從堤上經過,路面寬闊,預留四線道的空間,靠海的一邊,整齊地排列許多閘門。閘門的兩端,可以看到新型的風車處處,緩慢地旋轉著,利用海邊的風力發電。風車個個筆直地矗立在岸邊,似乎向大海的一種宣告,海的管轄範圍到此為止。

我們在狂風暴雨中抵達頂屋;逃難似地躲進了三角洲博覽館。喘息未定就趕緊去買票。要20荷盾!為什麼這麼貴?!「因為除了這個展覽之外,你還可以到不遠處另外一個地點去玩『水上世界』,還有,…,還有…」售票員說。「但是,這種暴風雨天,誰還有心情玩水上世界?」售票員兩手一攤,沒辦法,不能分開買。人都已到了,看樣子只好買了。丁樹說:「這個點我上次看過了,不如你進去就好了,我在車上休息一下。」看樣子也只好如此了。
這座半開放式的長堤當中有62座閘門。這62座閘門構成大小障(Storm Surge Barrier)的主體。這裡使用的是70-80年代的觀念與技術。由於此地河床高低不平,因此,整理河床、固定河床的工程格外艱辛。

支持這62道閘門的大墩(Piers)高度30-40公尺不等,乾重可達1萬8千公噸,由混凝土預鑄而成。每座堤墩各置二個「冠狀體」(Capping Units),用以增加堤墩的高度,同時也為了水門結構的需要。「加冠」了的堤墩看來像是一艘艘的戰艦,在河海之間一字排開,屹立在洶湧大浪裡,正是一座海上長城。
每座堤墩下各有一座「門檻」,也是用混凝土製成,高8公尺,寬8公尺,圓周長39米,水門的高度5.9-11.9公尺不等,最大的門重480公噸,置於最深的水道上。水門移動速度每秒3公尺,完全關閉或開放需時1小時。自落成以來,大水障大約每年關閉一次。

這62道水閘的控管當然要借重電腦系統。在離大小障不遠處,有座混凝土建築叫頂屋(Topshuis),控制系統即於此。其下有「三角洲博覽場」(Delta Expo)陳列各項有關三角洲計劃的工程技術、生態狀況,興建過程,是水利工程極佳教材。

我買了票,進到樓上的展覽場。我問了服務員有沒有電影放映,放映的時間如何…………….


空洞,我失足落下,昏迷再久大概也不會有發現。跑出來,門外有幾個荷蘭人也在看放映時間表。「歐!沒有啦!」我猜他們這樣說,因為這些人很快就散去不見了。

啍!我進門時還問過一個穿著紅色上裝,顯然是個工作人員關於這場電影的事。他居然也沒告訴我今天這裡不放影片。是他也不知道?還是他沒想到?我真有些失望。一個人看這麼多工程的東西也不太有趣。樓上有門可以到屋外去看海、看大小障。一些關鍵處還有望遠鏡 (不知要不要付錢),但是外面大風大雨,又冷,屋外空無一人,我試著衝出去二次,但都沒有興緻堅持太久。上下樓都繞過一圈我就出來了。在入口售票處,我詢問售票員為什麼今天不放影片。「對,今天這邊沒有,你只能到另一邊那棟建築物裡去看。」「這種天氣!你們也沒有通知預告,這樣對嗎」「好嘛,對不起!」真是,一副不情願的樣子,還要我討。

離開時,我們看到另一棟建築,海洋世界那邊幾十輛汽車。還是有不少人來玩。這些荷蘭人!

兩天之後,九月十五日,我們再度南下鹿特丹,去看斯朗大水障。這天天氣好多了,雖不是晴空萬里,但至少無風無雨。到鹿特丹遊客中心詢問詳細的走法,才知道我們該到「荷蘭之鉤 (Hoek van Holland) 」,這個突出於北中的小鎮去。那裡也有渡輪,是往英國Harwick最直接的方式。

順利地找到荷蘭之鉤,順利找到大水障邊的資訊中心,The Keringhuis。外表看來像是個鐵皮屋,是否當初施工時工寮的遺址?且不問這麼多,進得門去,裡面靜悄悄地好像沒有人。在櫃台等了一陣子,眼望所及都只有荷蘭文的解說。不久,終於有個小姐出來了,她通英文。他說:「這個展覽免費參觀。有一份英文解說,可免費贈送。」我問:「我們能不能參觀內部呢?」,她說:「不,不能看大水障的內部,因為不輕易對個人開放,要的話要安排團隊導覽,需三個月前預約,不過我們在三點半時有錄影帶播放。」她顯然不願多說,說完就轉身回辦公室去了。

這個展覽大部份是運輸、公共工程暨水理部200週年慶的特展,歷數該部對建設荷蘭的重大貢獻,說明全是荷文。另外一邊是關於梅期朗水障的展覽。中間有一個活動或模型逐步說明水障運作的方法。牆上掛著當年競入圍者的設計圖。並簡單說明每種設計的優缺點。顯然沒有一個設計是全無缺點或全無優點。只是在權衡優劣得失之後,選出一個相對優點多、缺點少的設計。這裡的解說也全是荷文。

這個水障主要目的在大潮汐來臨時,可以關閉閘門,將海水擋在外面,以免水淹「鹿特丹市」的戲碼重覆上演。根據氣象資料,這種大潮每十年約會發生一次。到時鹿特丹幾乎全在海水底下。由於這條海口又是大型輪船進出的重要港口,鹿特丹能成為今日世界貨櫃進出中心,就是經由這條水道吞吐。為免於大潮週期性的空襲,老方法是沿海口加高堤防,屆時,那堤防將比鹿特丹任何建築物高,不但有礙觀瞻,而且工程浩大。故只好徵求各方賢才獻策,建造梅朗期水障。

這個水障實際上是一個閘門,只是這個閘門的設計有別於傳統的型式。它是像我們的兩扇大門一樣,從海口之兩端當作門軸,兩扇大門向內往外關。在那樣寬闊的水道,建造這兩扇門,其大小可比美「南天門」,整個工程之艱巨,可想而知。但截至目前為止,這個大門還沒真正用過一次。許多荷蘭人還以嘲笑的語氣說:「還不知道它能不能動得起來呢?」
[這裡可以將一些數據加進來]

我們看了能看的,也累了,就預備走了。
這時有一輛大型遊覽車載來了一群遊客,聽來是荷蘭人。或許他們三個月前就約好來參觀。我們出來後,看看天氣還不錯,梅斯朗大水障和我們只隔著一層鐵絲圍欄,我們前後走了一走,從不同的角度照了幾張相片,以茲留念。

三角洲計畫的最新一章相當令人印象深刻。荷蘭是否足夠安全了呢?當然不。他們現在開始在談建立「歐羅港防衛系統(Europoort defence System)」打算從羅森堡附近建堤直達梅斯朗大水障。當然,北邊也有人繼續在想,在計劃如何加強邊防。

荷蘭最長的國界是海岸,東鄰德國,南毗比利時,現在由於歐盟成立,與這兩國的邊界已不設防,只剩海洋,將會是他們永遠的朋友,或許也是永遠的敵人。隨著溫室效應所帶來的冰冠融化,海面升高的威脅,荷蘭的邊防還是絲毫鬆懈不得呢!